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发布《法人配售发行方式指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1:25:48  浏览:864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发布《法人配售发行方式指引》的通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发布《法人配售发行方式指引》的通知

证监发行字[2000]111号

  为规范向法人投资者配售新股行为,我会制定了《法人配售发行方式指引》,现予以发布,请参照执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0年8月21日

  一、发行人和主承销商事先确定发行量和发行底价,通过向法人投资者询价,并根据法人投资者的预约申购情况确定最终发行价格,以同一价格向法人投资者配售和对一般投资者上网发行。

  二、发行量在8000万股以下的,在目前市场条件下,原则上不建议使用该发行方式。若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坚持使用该方式发行,则应当采取“回拨机制”,即根据一般投资者的超额认购倍数,确定对法人的配售量。具体操作规程详见附件1。

  三、发行量在8000万股以上的,对法人的配售比例原则上不应超过发行量的50%。发行量在20000万股以上的,可根据市场情况适当提高对法人配售的比例。

  四、发行人可参与对战略投资者的选择,但不应参与对一般法人投资者的选择。主承销商根据公开募集文件中规定的分配原则和方法,确定一般法人投资者。

  五、发行人在招股意向书中必须细化和明确战略投资者的定义,使之充分体现出战略投资的意义。战略投资者的家数原则上不超过2家,特大型公司发行时,可适当增加战略投资者的家数。

  六、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时间不少于6个月。发行人应保证使其股票发行1年后,可随时流通的股票不少于公司总股本的25%,总股本在4亿股以上的不少于15%。

  七、中国证券业协会内部设立“法人配售审核小组”,负责对法人配售对象的资格审查。

  八、主承销商内部应有专人负责组织法人配售发行工作。主承销商应将其名单报“法人配售审核小组”及中国证监会备案。

  九、发行前,发行人应将可能成为其战略投资者的法人单位的具体情况(详见附件2)报“法人配售审核小组”审查并报中国证监会备案。

  十、发行前,发行人的全体董事和主承销商配售负责人分别签署承诺书。发行人的全体董事保证战略投资者的选择不存在违法行为和黑箱操作;主承销商保证对配售对象的选择和整个配售过程不存在违法行为和黑箱操作。

  十一、法人配售过程应有公证机构人员在场,并由公证机构人员对配售过程的公正性出据公证文书。

  十二、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在法人配售结果公告前,将法人投资者的申购数量、申购家数、申购价格的具体分布情况(详见附近件3)报“法人配售审核小组”审查并报中国证监会备案。

  十三、在法人配售结果公告中,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详细披露法人投资者的申购情况及战略投资者与发行人之间的关系,具体解释价格确定过程和依据。

  十四、证券投资基金可以比照战略投资者或一般法人参加预约申购。已获配的法人投资者和证券投资基金不得同时参加上网申购。

  附件1   “回拨机制”的操作方案  一、发行量在8000万股以下又坚持使用法人配售发行方式的,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必须设计并采取“回拨机制”。

  二、“回拨机制”指通过向法人投资者询价并确定价格,对一般投资者上网发行。根据一般投资者的申购情况,最终确定对法人投资者和对一般投资者的股票分配量。

  三、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招股意向书中,规定拟向法人配售的比例,同时规定当一般投资者上网申购的超额认购倍数达到不同倍数时对法人投资者和对一般投资者相应的股票分配量。对法人投资者的配售量最低可调减至0股。

  四、一般投资者上网申购超额认购倍数及股票分配比例,由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充分分析市场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并报中国证监会核准。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合肥市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暂行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合肥市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暂行办法的通知

合政办〔2010〕1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合肥市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四月七日

                合肥市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完善全市行政执法案件公众参与机制,推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依法、规范、合理、公开行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是指行政处罚实施主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将案件卷宗材料及处罚的初步意见提交群众公议团,由群众公开评议,并形成公议意见,提交行政处罚实施主体,作为处理行政案件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 市本级行政处罚实施主体适用行政处罚一般程序办理的案件,应当按照本办法实行群众公议。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案件,上级部门交办督办的紧急案件,以及其他不宜进行公议的案件,可以不实行群众公议。

  第四条 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应当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公议意见与行政处罚决定应当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第五条 监察机关应当会同市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加强对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应当实行群众公议的行政处罚案件而未按规定组织开展群众公议的,或者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相关规定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章 群众公议团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的群众公议团,是指由公众代表组成,参与行政处罚案件民主公议的团体。群众公议团成员通过以下方式产生:

  (一)从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选聘;

  (二)由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组织推荐;

  (三)向社会公开招募。

  群众公议团成员应当关心支持行政执法工作、具备相关的业务和法律知识。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工作规则由市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另行制定。

  第七条 群众公议团成员由市政府法制工作部门负责招募、选聘并进行日常管理;群众公议团成员任期3年,期满另行选聘。

  第八条 群众公议团成员应当严格遵守工作规则,按时参加案件公议会议。

  第九条 市财政预算每年应当安排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工作经费。

  第三章 群众公议会

  第十条 各行政处罚实施主体视当月行政处罚案件数量情况,适时提议召开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会议。

  每次召开案件公议会议,应当从群众公议团成员中选择5至9人的单数,对有关案件予以评议。

  第十一条 群众公议会前,行政处罚实施主体应当向群众公议团通报案件有关情况,就案件的违法事实、适用的法律法规、自由裁量标准等作出解读说明,提出行政处罚的初步意见,并接受群众公议团对案件相关情况的询问。

  第十二条 群众公议团对有关案件评议时,行政处罚实施主体应当提交有关案件的卷宗材料,包括立案呈批表、调查报告、处罚告知审批表和告知书、当事人陈述申辩材料,以及调查笔录、勘察笔录、现场照片等相关证据材料。

  第十三条 群众公议团成员应当独立地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公议,针对是否应当给予处罚、给予何种处罚以及处罚的幅度,形成具体的公议意见,并认真填写《合肥市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意见表》,交案件承办行政处罚实施主体办理。

  第十四条 行政处罚实施主体应当为群众公议案件提供必要的条件;群众公议团成员评议案件时,案件承办人员应当回避。

  第四章 群众公议意见

  第十五条 行政处罚实施主体应当根据群众公议意见,对案件及时作出处理决定。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的处理决定与群众公议意见不一致的,应当于10个工作日内向群众公议团成员书面说明,同时将处罚决定报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备案。

  第十六条 对有关案件的群众公议意见、最终处理结果,行政处罚实施主体应当通过市政务公开网站、本单位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市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0年4月10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财政部关于贯彻《中央预算收入对帐办法》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收入对帐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贯彻《中央预算收入对帐办法》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收入对帐问题的通知

1997年1月30日,财政部

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分金库、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了贯彻落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制发《中央预算收入对帐办法》的通知”(财预字〔1993〕145号)精神,现就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收入对帐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按照我部《外商投资企业财政登记管理办法》和《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办理财政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中央部门外商投资企业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以下简称税收)的对帐工作,由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负责;地方外商投资企业税收的对帐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确定的主管财政部门负责。
二、各级财政部门的对帐工作按照财政部《关于改进中央预算收入对帐办法的通知》(财监字〔1995〕87号)的规定执行,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报送的年度分户财务指标补充资料表、征收机关开具的税收缴款书和国库提供的税收收入报表进行审核、对帐,并填制《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收入对帐表》和《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收入对帐汇总表》。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填制的对帐汇总表应于每年6月15日前报送财政部;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填制的《省(区、市)报部办理混库扣款一览表》于每年3月底前报送财政部。
四、各级财政部门和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在对帐过程中,如发现企业会计报表、税收缴款书、国库收入报表三者反映的数字不一致的,应及时查明原因,区别情况处理:
1.对于企业少缴或者欠缴税款的,应当及时通知企业补缴;
2.对于征收机关漏征、少征税款的,应当及时通知征收机关补征;
3.对于征收机关设置过渡帐户,银行占压库款,中央和地方收入预算混库等问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通知并督促征收机关和国库按照财政部的规定进行更正。既要将误入地方国库的收入及时调入中央国库,也要将误入中央国库的收入及时调入地方国库。
五、企业、征收机关和国库应当及时将补缴、补征税款的情况和混库更正结果通知财政部门和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按照财政部门和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的通知要求更正的,经审查核实后,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依照国家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六、各缴款企业、征收机关和国库要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和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做好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收入的对帐工作,并将这项工作与开展财政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外商投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和财政部驻各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可根据本通知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备案。
八、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一、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收入对帐表
二、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收入对帐汇总表
附件一: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收入对帐表
企业名称: 19 年 单位:人民币元
--------------------------------------------------------------------------------------
| | | | | | |
| 项 目 |收入合计|增 值 税|消 费 税|营 业 税|企业所得税|
| | | | | | |
|------------------------|--------|----------|----------|----------|----------|
| 企业会计报表数 | | | | | |
|------------------------|--------|----------|----------|----------|----------|
| 已开税票数 | | | | | |
|------------------------|--------|----------|----------|----------|----------|
| 国库收入报表数 | | | | | |
|------------------------|--------|----------|----------|----------|----------|
| 差额原因及更正情况 | — | — | — | — | — |
|------------------------|--------|----------|----------|----------|----------|
| 企业少缴漏缴 | | | | | |
|------------------------|--------|----------|----------|----------|----------|
| 已更正金额 | | | | | |
|------------------------|--------|----------|----------|----------|----------|
| 未更正金额 | | | | | |
|------------------------|--------|----------|----------|----------|----------|
| 税务机关少征漏征 | | | | | |
|------------------------|--------|----------|----------|----------|----------|
| 已更正金额 | | | | | |
|------------------------|--------|----------|----------|----------|----------|
| 未更正金额 | | | | | |
|------------------------|--------|----------|----------|----------|----------|
| 银行占压库款 | | | | | |
|------------------------|--------|----------|----------|----------|----------|
| 已更正金额 | | | | | |
|------------------------|--------|----------|----------|----------|----------|
| 未更正金额 | | | | | |
|------------------------|--------|----------|----------|----------|----------|
| 混库原因及更正情况 | — | — | — | — | — |
|------------------------|--------|----------|----------|----------|----------|
| 混入下级金库 | | | | | |
|------------------------|--------|----------|----------|----------|----------|
| 已更正金额 | | | | | |
|------------------------|--------|----------|----------|----------|----------|
| 未更正金额 | | | | | |
|------------------------|--------|----------|----------|----------|----------|
| 混入上级金库 | | | | | |
|------------------------|--------|----------|----------|----------|----------|
| 已更正金额 | | | | | |
|------------------------|--------|----------|----------|----------|----------|
| 未更正金额 | | | | | |
|------------------------|--------|----------|----------|----------|----------|
| 本级金库混淆 | | | | | |
|------------------------|--------|----------|----------|----------|----------|
| 已更正金额 | | | | | |
|------------------------|--------|----------|----------|----------|----------|
| 未更正金额 | | | | | |
--------------------------------------------------------------------------------------
制表人: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二: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收入对帐汇总表
企业汇总户数: 19 年 单位:人民币万元
--------------------------------------------------------------------------------------
| | | | | | |
| 项 目 |收入合计|增 值 税|消 费 税|营 业 税|企业所得税|
| | | | | | |
|------------------------|--------|----------|----------|----------|----------|
| 企业会计报表数 | | | | | |
|------------------------|--------|----------|----------|----------|----------|
| 已开税票数 | | | | | |
|------------------------|--------|----------|----------|----------|----------|
| 国库收入报表数 | | | | | |
|------------------------|--------|----------|----------|----------|----------|
| 差额原因及更正情况 | — | — | — | — | — |
|------------------------|--------|----------|----------|----------|----------|
| 企业少缴漏缴 | | | | | |
|------------------------|--------|----------|----------|----------|----------|
| 已更正金额 | | | | | |
|------------------------|--------|----------|----------|----------|----------|
| 未更正金额 | | | | | |
|------------------------|--------|----------|----------|----------|----------|
| 税务机关少征漏征 | | | | | |
|------------------------|--------|----------|----------|----------|----------|
| 已更正金额 | | | | | |
|------------------------|--------|----------|----------|----------|----------|
| 未更正金额 | | | | | |
|------------------------|--------|----------|----------|----------|----------|
| 银行占压库款 | | | | | |
|------------------------|--------|----------|----------|----------|----------|
| 已更正金额 | | | | | |
|------------------------|--------|----------|----------|----------|----------|
| 未更正金额 | | | | | |
|------------------------|--------|----------|----------|----------|----------|
| 混库原因及更正情况 | — | — | — | — | — |
|------------------------|--------|----------|----------|----------|----------|
| 混入下级金库 | | | | | |
|------------------------|--------|----------|----------|----------|----------|
| 已更正金额 | | | | | |
|------------------------|--------|----------|----------|----------|----------|
| 未更正金额 | | | | | |
|------------------------|--------|----------|----------|----------|----------|
| 混入上级金库 | | | | | |
|------------------------|--------|----------|----------|----------|----------|
| 已更正金额 | | | | | |
|------------------------|--------|----------|----------|----------|----------|
| 未更正金额 | | | | | |
|------------------------|--------|----------|----------|----------|----------|
| 本级金库混淆 | | | | | |
|------------------------|--------|----------|----------|----------|----------|
| 已更正金额 | | | | | |
|------------------------|--------|----------|----------|----------|----------|
| 未更正金额 | | | | | |
--------------------------------------------------------------------------------------
制表单位:(盖章) 制表人: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